首页 > 精选解答 > 商标精选解答 > 商标侵权判决一般是依据什么来做出的

商标侵权判决一般是依据什么来做出的

时间:2025.04.05 标签: 知识产权 商标 阅读:1308人
律师解析:
商标侵权判决依据多方面因素:
1.商标近似性判断:
查看被控侵权商标与原告商标在视觉上有无显著差别,是否足以误导公众。
像文字商标,需看字形、读音、含义是否近似。
例如,“可口可乐”与“可日可东”,字形相似,易混淆。
2.商品或服务类似性:
判断两者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是否相近。
如保温杯和热水瓶,功能类似,销售渠道也多有重合。
3.混淆可能性:
考量是否会让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来源误认,或以为与原告有特定联系。
比如一些仿冒名牌的小作坊产品,易使消费者混淆。
4.被告主观恶意审查:
看被告是否明知是侵权商标仍使用。
若被告刻意模仿知名商标,明显存在主观恶意。
综合这些因素,依据《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判定被告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最终做出相应判决。

案情回顾:

小许经营一家饮料公司,拥有“快乐水”商标。小李新开了一家饮品店,使用“快了水”作为店铺招牌和饮品标识。小许认为小李的商标与自己的近似,易误导公众,且二者商品类似,小李有主观恶意,构成商标侵权,遂将小李诉至法院。小李则称自己并无恶意,标识差异不大不构成侵权

案情分析:

1、从商标近似性判断,“快乐水”与“快了水”字形、读音相似,视觉上无显著差别,易误导公众。
2、商品均为饮品,在功能、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近,属于类似商品。
3、“快了水”的使用存在让相关公众对商品来源误认的可能性。
4、小李使用与知名“快乐水”商标如此近似的标识,有刻意模仿的嫌疑,存在主观恶意。综合上述因素,依据《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小李构成商标侵权。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张振龙律师

天津方南律师事务所

张振龙律师 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法律硕士。毕业后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7年。精通知识产权领域商标业务,以驰名商标、国际商标为主。本科英语专业,专业八级水平,历经十几年长期不间断的学习积累,英文功底扎实,熟练应对英文工作环境、处理国际间英文法律及其他工作文书。 律师格言:你相信什么,就会发生什么。 专业领域:商标律师、涉外律师、刑事辩护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