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为: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环境污染犯罪处理中,刑事拘留天数有规定:普通情况10天,特殊情况延长到14天,严重罪行嫌疑人可延长至37天。这期间,公安会深入调查。要是需要逮捕,就得向检方申请。检方批准后,案子进入侦查阶段;没批准,就把嫌疑人放了,还要通知检方。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公安可能会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
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污染环境罪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是有判缓刑的;一般被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而且本人也有悔罪的表现,那么是可以按缓刑处罚的。遇到污染环境罪有缓刑吗不清楚的,可以参考一下本文的内容。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污染环境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规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