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
一审判决生效后
申请执行的情况
一审
判决生效后,权利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在民事判决中,正常情况下
上诉期是15天。
要是双方
当事人都没有上诉,那么15天过后判决就正式生效了。
从生效那天开始算,两年之内,权利人都能向法院
申请强制执行。
2.一方上诉时申请执行的情况
如果有一方上诉,就会进入
二审程序。
而
二审判决属于
终审判决,一旦判决送达,就立即生效。
生效之后,同样在两年的时间范围内,权利人可以申请执行。
3.法院
执行措施及注意事项
当法院受理了
执行申请,会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
比如查询
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冻结其名下的资产,划拨其账户里的资金等,以此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以实现。
另外,申请执行的时效遵循法律中有关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也就是说,在特定情形下,申请执行的时间可能会暂停计算或者重新计算。
案情回顾:小朱与小李因
合同纠纷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判决小李向小朱支付
违约金5万元。一审判决送达后,小朱在10天后决定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决送达后,小李未主动履行支付义务,小朱遂考虑申请强制执行,但不确定申请执行的时间和相关规定。
案情分析:1、在本案中,由于小朱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判决送达即生效。生效后两年内,小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依法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小李财产等执行措施,保障小朱的合法权益。同时,申请
执行时效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