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兰台(成都)律师事务所
韩海东,法学学士,系北京兰台(成都)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担任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擅长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婚姻家庭、合同纠纷、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及商事诉讼和仲裁。2016年进入甘肃法音律师事务所(兰州)实习,2017年在四川万帆律师事务所(成都)入职为咨询律师,2918年入职甘肃阶州律师事务所,执业期间参与了涉黑涉恶、上市公司破产重组等重大案件的代理,并担任多家政府机关和企业的法律顾问。
咨询该律师电动车撞击后当时未察觉后续受伤,是否可被视作交通肇事逃逸在对交通肇事逃逸事件进行事故责任判定时,通常情况下,逃逸方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存在破坏事故现场的行为,则其亦须承担相应的全部责任。如有确切的证据显示另一方确实存在过失,则应依法适当减轻逃逸方所负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逃之夭夭,尔后再度返回的情况仍应当视为逃逸。只要有确凿证据证明该名肇事者的行径是为了逃避自己的法律责任,那么即便是逃离了肇事地点这样的行动也将被判定为肇事逃逸。然而,如若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当事人原本欲离开现场以求援,但在得到援助之后又折返回来,那么这种情况便不应该被定性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这个驾驶员未逃离现场且主动担责,是不属于逃逸的。逃逸是为逃避法律惩罚离开现场,这个驾驶员没有这个主观意图。不过,酒后驾车致人死亡可是很严重的罪行,就算没逃逸,这个驾驶员还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和审判。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属于交通肇事罪,这种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情节严重。犯罪嫌疑人不仅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还得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民事赔偿,以此弥补对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健康造成的损失。这个举措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酒后驾车导致严重事故并逃逸,致人死亡,这种行为通常会被定性为交通肇事罪。嫌疑人明知违法还冒险,主观上有明显的过失,客观上后果也很严重。根据我国刑法,对于这种犯罪,嫌疑人如果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是逃逸,那刑期可能是三年至七年;如果致人死亡,那刑期就更重了,可能会面临七年以上的刑期。在定罪量刑的时候,会考虑嫌疑人的态度、有没有赔偿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