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若遇疑似
医疗事故,首要之事是立刻封存
病历等相关资料,避免
证据消失。
2.接着可与
医疗机构协商,让其解释诊疗过程。
3.若协商无果,能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由其组织专家鉴定,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等。
4.患者还可直接向法院
提起民事诉讼,经
司法途径解决
纠纷,要求医疗机构承担
赔偿责任等。
5.整个过程中,患者要留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像病历、检查报告、
医疗费用清单、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记录等,用以维护自身权益。
6.需注意,
医疗事故认定专业复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精准指导。
比如,病历能反映整个诊疗流程,检查报告是病情诊断的重要依据,医疗费用清单可清晰看到花费明细,沟通记录则有助于还原当时情况。
通过这些证据,能更有力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小许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小许怀疑这是一起医疗事故,要求医院封存病历等资料并给出解释,医院虽封存了资料,但对诊疗过程的解释未能让小许信服。双方协商无果,小许不知是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还是直接
向法院起诉,且对如何
收集证据也心存疑虑。
案情分析:1、小许遇到疑似医疗事故后,及时要求封存病历资料的做法正确,这能避免证据消失。在与医院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由其组织专家鉴定。
2、小许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小许要留意收集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用清单、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记录等证据。鉴于医疗事故认定专业复杂,建议小许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