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确认之诉的本质与举例
确认之诉的主要目的是明确
当事人之间
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
比如在商业活动中,当事人会提起确认合同有效或者无效的
诉讼。
其判决结果就是对某种法律关系状态的一种判定。
2.执行力的定义与给付之诉的执行力
执行力指的是可以借助法院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判决内容的效力。
像给付之诉的判决就具备执行力,因为这种诉讼涉及到一方当事人要向另一方交付财物、完成某种行为等具体事项。
例如,甲
起诉乙要求归还借款,这就是给付之诉,一旦判决甲
胜诉,乙就必须按照判决还钱。
3.确认之诉判决通常无执行力的原因
确认之诉的判决通常不会直接确定具体的给付义务,所以一般来说没有执行力。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如果确认判决和给付内容存在关联,就有可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或者通过后续的程序,转变为具有执行力的内容。
比如在确认
房屋所有权归属后,若存在之前的占用情况,可能后续会要求占用人腾
退房屋,此时确认判决就和给付(腾退房屋这一行为)有了牵连,可能具备执行力。
案情回顾:小许与小李签订了一份合同,后双方对
合同效力产生争议。小许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请求确认该合同有效。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确认合同有效。小李认为此判决应有执行力,可强制小许履行一定义务;小许则觉得确认之诉判决无执行力。双方为此
产生纠纷。
案情分析:1、确认之诉的目的是确认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存在与否,本案判决只是对合同效力这一法律关系状态的判定,本身通常不直接确定具体给付义务,所以一般不具有执行力。
2、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若确认判决与给付内容有牵连,可能会基于相关法律规定或通过后续程序转化为具有执行力的内容,但本案目前并无此情况。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