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立案后进入
诉前调解程序,具体流程如下:
1.案件移送:
法院立案庭受理案件后,会把
案件移交给专门的诉前调解部门或组织。
这一步是为了让专业的调解力量介入,为后续调解工作做准备。
2.联系
当事人:
调解机构指定调解员后,调解员会主动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
通过交流,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双方的诉求,为调解工作收集必要信息。
3.开展调解:
调解员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面对面沟通,也可以通过电话或线上录像的形式。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供双方参考。
4.调解结果:
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就会签订调解协议。
之后,法院会依据协议内容出具具有
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若调解失败,案件将转入正式的
诉讼程序,由审判庭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整个诉前调解程序旨在高效、平和地解决
纠纷,若调解不成,也能及时进入诉讼程序保障当事人权益。
案情回顾:小何与小李因
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其移送至诉前调解部门。调解员与双方取得联系,了解到小何要求小李按合同约定支付
违约金,小李则认为
违约金过高不合理。调解员组织双方多次通过线上录像沟通调解,并提出了调解方案,但小何和小李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案情分析:1、法院在立案后将案件移送诉前调解部门,符合正常的诉前调解程序。调解员积极与双方沟通并组织调解,其行为是在履行职责。
2、由于双方无法就调解方案达成一致,根据规定,案件将转入正式的诉讼程序,由审判庭进行审理判决,以解决双方的合同纠纷。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