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销售
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
刑事判定
销售者若明知所售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当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便符合
刑法中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里“
数额较大”的情形,会被予以
刑事处罚。
例如,若售卖假冒知名品牌的商品且金额超五万,就会面临刑事
追责。
像卖了6000多元假酒这种情况,由于未达到五万元的标准,通常不构成该罪,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受到处理。
2.未达刑事标准的
行政处罚依据《
产品质量法》,若销售者售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产品,会责令其停止销售,没收
违法销售的产品。
同时,还会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若有
违法所得,也会一并没收。
要是
情节严重,会
吊销营业执照。
若行为构成
犯罪,就会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所以,即便销售假酒金额未达刑事标准,也可能面临一系列行政处罚。
案情回顾:小许在自己经营的商店中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假酒。经调查,其销售金额为6000多元。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小许认为自己销售金额未达五万元,不构成犯罪不应受
处罚,而监管部门认为虽不构成
刑事犯罪,但应给予行政处罚,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依据刑
法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构成该罪,小许销售金额6000多元未达标准,不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2、根据《产品质量法》,小许销售以假充真的假酒,虽不构成犯罪,但应受到行政处罚,包括停止销售、没收产品、处以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罚款等,若有违法所得还应没收。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