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非法行医罪在主观方面体现为故意。
这里所说的故意,指的是
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行医资格,却还是开展医疗活动。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
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积极主动地去实施非法行医行为,并且追求由此可能带来的危害结果。
比如,有些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明知道自己的医疗技术不过关,看病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
重伤害,却依旧主动去为他人看病,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利益,这就是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则是,行为人虽然没有积极去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对于可能出现的危害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
例如,一些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在给人看病时,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但还是继续进行,不管是否会出现不良后果。
不过,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自己没有行医资格,或者是因为疏忽大意等过失才进行了医疗行为,通常不构成非法行医罪。
因此,准确认定该罪的
主观故意,对于判断是否构成此罪起着关键作用。
案情回顾:小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却在自己家中开设诊所为他人看病。小胡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在为患者小丽治疗过程中,虽不确定自己的治疗方法是否会对小丽身体造成危害,但仍继续治疗。小丽病情不但未好转反而加重。小丽
家属认为小胡构成
犯罪,而小胡称自己不是故意危害小丽健康。
案情分析:1、小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从事医疗活动,且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仍实施看病行为,其主观上有故意。小胡虽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但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属于间接故意。
2、判断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关键在于主观故意认定。若确实不知未取得行医资格或因过失实施医疗行为,一般不构成此罪。本案中小胡主观故意明显,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