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
合同违约金的一般有效性
合同里约定的
违约金通常是有效的。
《
民法典》规定,
当事人能约定在一方违约时,按照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能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
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违约金条款有效的条件
只要违约金条款不存在以下情况,就是有效的:
不违反法律
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违约金条款不能与之冲突。
不存在
欺诈、
胁迫等可导致合同被撤销的情形。
如果一方通过欺骗或强迫手段让另一方接受违约金条款,该条款效力存疑。
违约金数额不会明显过高或过低而显失公平。
过高或过低的违约金,会使合同双方的
权利义务失衡。
3.违约金数额的调整
若违约金约定过高,当事人可向法院或
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减少;若约定过低,当事人也可请求增加。
总体而言,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原则上具有
法律效力,对合同双方都有约束力。
案情回顾:小朱与小李签订一份
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若一方违约需支付对方10万元违约金。后来小朱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构成违约,小李要求小朱支付10万元违约金。小朱认为
违约金过高,双方为此产生争议,诉至法院。
案情分析:1、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可约定一方违约时支付一定数额违约金或约
定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此合同中违约金条款若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欺诈胁迫等
可撤销情形,原则上有效。
2、小朱认为违约金过高,若经法院认定该违约金明显过高、显失公平,小朱可请求法院适当减少;若违约金约定过低,小李也可请求增加。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对双方有约束力。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