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债务执行可能性
即使只是几千元的
债务纠纷,也有可能
被强制执行。
当
债权人通过合法途径拿到生效法律文书,像法院判决、
仲裁裁决等,如果
债务人没有按照文书要求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就有权利向法院
申请强制执行。
2.法院
执行措施法院受理
强制执行申请后,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采取不同的执行手段。
比如查询债务人的银行账户,看看里面有多少资金,然后进行冻结和划扣;
还会对债务人名下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必要时进行拍卖,用拍卖所得来偿还债务。
3.执行考量因素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不会盲目行事,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例如,会查看债务人除了当前被执行的财产外,是否还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也会考虑债务人的生活状况,若债务人生活困难,也会适当斟酌。
要是在执行时发现债务人暂时没有财产可以执行,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
执行程序。
但这并不意味着债务一笔勾销,一旦发现债务人有了可供执行的财产,债权人随时可以向法院
申请恢复执行。
所以,几千元的债务也存在被强制执行的法律风险。
案情回顾:小许向小李借款五千元,借款到期后,小许却以各种理由拒绝还款。小李多次催讨无果,遂
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后判决小许偿还借款,但小许仍未履行判决。小李于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小许称自己生活困难,无财产可供执行,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小李通过合法
诉讼途径获得生效判决,在小许未履行还款义务时,其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符合法律规定。
2、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需综合考量小许是否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是否存在生活困难等合理情况。若小许确实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其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小李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