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
侵权金额不等同售卖金额
侵权金额并不直接等于售卖的全部金额。
确定
侵权赔偿金额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2.按实际损失确定
赔偿金额通常,若能明确
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那这个实际损失就是侵权赔偿金额。
比如,因侵权产品销售,导致权利人原本的产品销量下降,进而利润减少,这减少的利润就是实际损失的一部分。
3.按侵权获利确定赔偿金额
要是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就按侵权人的侵权获利计算
赔偿。
这里的侵权获利不是售卖的全部金额,而是扣除合理成本后的所得。
例如,侵权人生产侵权产品所花费的原材料、人工、运输等成本,需要从售卖金额中扣除。
4.法院酌情确定赔偿金额
若实际损失和侵权获利都无法确定,法院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等因素,在法定赔偿范围内酌情判定赔偿金额。
这个金额同样不一定是售卖全部金额。
所以,认定侵权金额要全面、综合地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不能简单用售卖全部金额来判定。
案情回顾:小许发现小胡售卖的产品侵犯了自己的
知识产权。小胡认为应按售卖全部金额来确定侵权赔偿金额,但小许觉得不能如此简单判定。经调查,小许因小胡侵权产品的销售导致利润减少,可小胡称应按自己扣除成本后的获利算赔偿,双方对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确定侵权赔偿金额并非简单等同于售卖的全部金额。若能确定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如小许因侵权产品销售减少的利润,该实际损失即为赔偿金额。
2、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则按侵权人的侵权获利计算,是扣除合理成本后的获利。若两者都无法确定,法院会根据侵权情节等在法定赔偿范围内酌情确定赔偿金额。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