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一般原则
依据《
民法典》合同编,当合同一方不
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
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就需要承担
违约责任。
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对造成的损失进行
赔偿。
赔偿方式
1.损失赔偿:
违约方要对因自己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
可得利益损失。
直接损失比如因违约导致对方的财产损毁。
可得利益损失则是指如果合同正常履行,对方可以获得的利益。
2.
违约金:
要是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违约方就得按照约定支付。
若违约金比造成的损失低,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
仲裁机构增加;
若违约金高于损失,也可请求适当减少。
特殊情况
1.履行不能:
要是因为
不可抗力等不可
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没办法履行,一般不用承担违约责任,不过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预期违约:
如果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会履行合同义务,那么对方可以在履行
期限届满前,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案情回顾:小许与小李签订了一份货物
买卖合同,约定小许在一个月内向小李交付一批货物,小李支付相应货款。然而,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小许明确表示不会交付货物。小李认为小许构成违约,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并
赔偿损失;小许则称可能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应承担责任。
案情分析:1、依据《民法典》合同编,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小许明确表示不履行交付货物的义务,属于预期违约,小李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若小许所称的不可抗力因素不成立,其需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方式上,小李可要求小许赔偿因违约造成的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若合同约定了违约金,小许应按约定支付,若违约金不合理,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