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在通常情形下,有
犯罪记录的人是能够担任
诉讼代理人的。
诉讼代理人资格的判定,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相应的
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并非仅依据是否有服刑经历来决定。
具体而言,只要此人有能力理解
当事人委托的事项,并且能够依照当事人的意愿开展
代理活动,那么就有资格接受委托,成为诉讼代理人。
这体现了法律在资格认定上更侧重于实际代理能力。
然而,在某些特定案件里,比如那些对
代理人品德、诚信要求较高的案件,委托人在选择诉讼代理人时,会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包括代理人的过往经历,其中就涵盖服刑情况。
委托人有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用有犯罪记录的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但从法律规定层面来看,有过服刑经历并不意味着必然不能成为诉讼代理人。
这既保障了有犯罪记录者在
符合条件时参与法律事务的权利,也给予了委托人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
案情回顾:小许因曾有犯罪记录,在朋友小丽委托其作为诉讼代理人参与一起
民事诉讼时引发争议。小丽的对方当事人小胡认为小许有犯罪记录,不适合担任诉讼代理人。而小丽则表示小许具备理解委托事项并按其意愿进行代理活动的能力,坚持让小许代理。
案情分析:1、一般情况下,诉讼代理人资格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并非单纯基于是否服过刑。小许虽有犯罪记录,但只要具备代理能力,法律上是可以成为诉讼代理人的。
2、在一些特定案件中,若对代理人品德、诚信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委托人可综合考虑代理人过往经历包括服刑情况自主决定。此案件中,小丽作为委托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让小许代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