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判决执行精选解答 > 法院老赖执行期限多长失效了

法院老赖执行期限多长失效了

时间:2025.04.28 标签: 诉讼仲裁 判决执行 阅读:1020人
律师解析:
1.执行期限概述
通常情况下,法院对老赖的执行期限为2年。
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多种情况会让执行时效出现中断或中止。
2.执行时效中断情形
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这会使执行时效中断。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且已经按照协议履行完毕,也会导致执行时效中断。
当事人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同样会引发执行时效中断。
3.执行时效中止情形
当遇到不可抗力,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无法预见、无法避免的情况,执行时效会中止。
被执行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没有法定代理人,执行时效也会中止。
4.时效计算及影响
一旦出现执行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况,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或暂停计算。
在执行时效期间内,申请执行人要积极行动,主动督促法院开展执行工作。
要是超过了执行时效,被执行人就会获得时效抗辩权,此时法院可能不会再主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案情回顾:

小许与小李存在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小李偿还小许欠款。小许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小许与小李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之后,小李未完全按协议履行剩余债务,小许想再次申请执行,却发现距离首次申请执行已过去一年多,他担心超过执行期限,法院不再执行。

案情分析:

1、一般法院对老赖执行期限为2年,但本案中小许与小李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属于执行时效中断情形,时效期间应重新计算。所以小许再次申请执行时,执行时效并非从首次申请执行时起算,而是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2、若小许在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内积极行使权利,督促法院执行,法院应继续执行。若超过重新计算的执行时效,小李将获得时效抗辩权,法院可能不再主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