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诉讼精选解答 > 民事虚假诉讼是否损害两益

民事虚假诉讼是否损害两益

时间:2024.02.21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诉讼 阅读:1025人
律师解析:
确实损害了两益。
虚假诉讼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浪费了司法资源,损害了司法权威,这无疑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起诉重婚罪需要当事人亲自去法院提起诉讼,因为重婚罪属于刑事自诉案件。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一方主张另一方犯重婚罪,那么就得提供另一方犯重婚罪的证据。......

左杰律师
左杰律师
13012263864
咨询我

诈骗案的受害人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诈骗案件属于刑事公诉案件,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罪应当由公安机关管辖,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如不能构成刑事立案条件,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

左杰律师
左杰律师
13012263864
咨询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强迫他人吸毒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什么手段......

左杰律师
左杰律师
13012263864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是虚假诉讼吗

    胡静律师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1441 2023-06-06
  • 私刻公章罪怎么处罚

    刘家玲律师

    伪造国家机关的公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播放量:502 2022-08-24
  • 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什么区别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聚众斗殴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情节严重。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375 2022-06-15
左杰律师

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

左杰,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主任,律所创始合伙人。左杰律师有14年的司法工作经历,2018年辞职后专职刑辩律师。自2020年执业以来承办的刑事案件多取得良好结果,如崔某某诈骗案,当事人羁押700余天后获得存疑不起诉。张某涉恶案件、刘某涉恶案件均成功“摘帽”,其中刘某一案中公安机关认定九起犯罪事实,经过辩护,最终法院仅认定三起犯罪事实。左杰律师团队现有成员四名,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办案经验见长,团队秉承“专业、专注、专心”的职业理念,坚持专业精细化辩护的工作风格,主攻刑事案件,近两年团队成员办理的多起案件获得撤案、不起诉、缓刑的裁判结果,获得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咨询该律师
  • 刑侦大队受理案件后谁在办案

    1328人阅读

    刑事警察办案通常耗时约六个月,涉及报案、立案审查、询问嫌疑人及证人、现场勘查、证据收集、搜索藏匿地点、财物封存扣押、账户文件查询冻结、物证鉴定、深入侦查及发布通缉令等步骤。具体流程为接收案件信息、立案审查、全面侦查,最终破案或撤案。

  • 刑事侦查技术有什么要求

    1853人阅读

    技术侦查规定包括:仅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可授权使用;实施前需权衡需求和确定操作方式及目标;已许可措施须按计划执行,禁止更改或延期;必要时可指派隐蔽身份人员侦查,但需避免引诱犯罪或威胁公众安全;还需遵守其他相关要求。

  • 刑事案子轻伤撤案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1599人阅读

    公安局处理轻伤案撤诉流程:1.被告与原告协商达成赔偿等共识;2.双方携带撤诉申请及调解协议到公安局撤诉;3.民警审核案件,判断是否满足撤诉条件;4.若满足条件,启动撤案程序。

  • 刑事案件手机不归还怎么才能拿回

    1894人阅读

    若您在拘留期间丢失手机,可向当地派出所申请归还。依据宪法,公安机关应退还扣押物品,但如涉及刑事案件或民事诉讼,则可能不予归还。如证实手机与案件无关,可向派出所领导或上级公安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