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合同精选解答 > 试用期内离职

试用期内离职

时间:2024.02.25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 阅读:1057人
律师解析: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离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管理状况和经济社会效益良好;2.具备为在站博士提供必需的科研和生活保障能力。3.具备博士工作站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工作机制,包括具体管理机......

试用期离职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工资按照实际上班天数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欠薪者被刑事拘留多长时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须按时全额支付工资。欠薪者,劳动者可申请支付令。工会监督合同执行,并提供仲裁、诉讼支持。违法者将受处罚。刑事拘留时间由公安根据案情决定,需遵循《刑事诉讼法》。因此,欠薪者被拘留时间无法直接确定,需综合考量。

    浏览量:1423 2024-06-03
  • 刑事拘留后和单位有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款,员工若因违法行为被追诉并承担刑事责任,雇主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一旦员工因触犯法律被刑事拘留并最终被判决有罪,公司可依据此条款,合法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浏览量:1242 2024-06-01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职务侵占罪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合同法》第93、94条规定:劳动者未签合同时犯职务侵占罪,需追究刑责。雇主应支付报酬、补偿和赔偿金。雇主违法经营或违规招录致劳动者损失,雇主或出资方需支付相关费用及赔偿。个人承包经营违规致损,发包组织与承包者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仍可依法要求费用及赔偿。

    浏览量:1312 2024-06-01
  • 试用期长短是由企业单方面决定吗

    钟玉琳律师

    不是。试用期是根据劳动合同期限进行设定,按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各部门责令改正。

    播放量:1224 2022-06-07
  • 劳动合同内容中有哪些必备条款

    钟玉琳律师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播放量:1199 2022-06-07
  • 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钟玉琳律师

    要签,签劳动合同是公司的法定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试用期也不例外,如果试用期超过了一个月,那么也得签劳动合同,并不以是否通过试用期为前提。如果公司自劳动者上班起超过一个月不签合同的,就要支付二倍工资。

    播放量:1432 2022-06-07
王兆阳律师

江苏三理律师事务所

王兆阳现执业于江苏三理律师事务所,主攻领域:婚姻家庭、工伤理赔、人身损害赔偿、合同纠纷。从涉足法律领域以来,始终恪守职业道德,秉持着尊重事实,依靠法律,心存正义的服务理念,在不可能中寻求胜诉的可能,让公平正义在每个案件中得到彰显,坚持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办案技巧,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全面而满意的法律服务,做公平正义道路上的爬坡人。从我做起,让律师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人。

立即咨询
  • 竞业协议赔偿的标准如何确定

    1785人阅读

    竞业限制补偿金规定: 1.费用标准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商议确定。 2.无明确约定时,劳动者可申请按离岗前十二个月总收入的30%作为经济补偿,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月薪标准。 3.若30%仍低于当地最低薪资,用人单位需按最低薪资标准给予补偿。

  • 保密协议需要写竞业限制是否合法

    1366人阅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雇主与劳动者在职责范围内可合法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这一制度旨在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核心竞争力。只要保密协议中的竞业限制条款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该协议便具有法律效力。

  • 工厂搬迁没有劳动合同怎么维权

    1637人阅读

    工厂搬迁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应要求雇主支付第一年薪酬的两倍作为惩罚,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即使未签署合同,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员工仍享有劳动法律权益,雇主需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包括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 单位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怎么办

    1062人阅读

    如果单位未能提供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劳动者可依据我国法律,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来维权。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按法律程序开具证明,确保其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