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没有终止仲裁时效有几年

劳动关系没有终止仲裁时效有几年

时间:2024.09.1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921人
律师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到相关部门投诉或者劳动仲裁。具体方式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

被辞退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

具体方法是:当事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郭培员律师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

郭培员律师,办理了大量的刑事辩护、公司经营、劳动工伤、合同事务等纠纷案件,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耐心负责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郭培员律师思维敏捷,法律专业知识娴熟,办案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各类公文、法律文本的书写;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擅长与人交往,有较好的团队精神。 郭培员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劳动仲裁机构可以网上办理吗

    1131人阅读

    如今劳动仲裁机构部分业务可网上办理,多地开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线上平台,给当事人带来便利。当事人通过平台可申请案件、提交材料、查询进度,一些省市能网上填申请书、传证据等,系统自动生成信息。但开庭审理需线下进行,具体网上业务及操作依当地规定,劳动仲裁机构推进信息化建设旨在提高效率、便利当事人。

  • 去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1491人阅读

    在劳动仲裁中,即便没有劳动合同也无需担忧,可通过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这些证据需相互呼应形成完整证据链。用人单位要对劳动关系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有证人,可让其出具证言。要抓紧收集整理证据,只要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就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劳动仲裁后怎样最快拿到钱

    1727人阅读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对方不主动履行,想尽快拿到钱可向劳动仲裁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申请书、生效裁决书及身份证明等材料。法院会通过查询冻结存款、查封扣押财产等手段执行,申请人要配合提供财产线索,也可与被执行人协商促其履行,执行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怎么起诉法院

    1188人阅读

    劳动仲裁不被受理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需准备齐全材料,如仲裁不予受理通知书及相关证据等,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写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的起诉状。法院审查符合条件即立案,安排庭审,双方需阐述观点、提供证据。法院依法判决,一方不服可上诉,应按程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