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如何区别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

如何区别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

时间:2024.02.24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285人
律师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1、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法院裁判。
第二审程序只针对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裁判。
2、审判监督程序对于没有执行完的裁判可以中止执行,第二审程序没有中止执行。
3、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必须要经过审查,比较严格,第二审程序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诉理由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六个月内。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

行政诉讼遗漏了必要当事人的,是属于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行政诉讼可以一并提出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行政复议的结果种类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复议结果可能维持原行政行为,若行政机关行为合法合规;如履行职责不到位,将督促其改正;需重做行为的,会严令执行;被申请人逾期未给出充分答复和证据,将依法撤销缺乏依据的具体行政行为。

    浏览量:1002 2024-06-10
  • 罚款延期缴纳的最长期限是多少时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规定罚款的延期缴纳时长不得超过两年。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一般为两年,行政机关批准的延期缴纳期限也应在此期限内,具体延长期限由核准延期的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浏览量:1473 2024-06-10
  • 若不签字,行政处罚书是否仍会被执行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行政违法处理中,即使无签字确认,行政机关仍会执行处罚决定。即使收件人未回应,决定书效力不受影响。然而,当事人如对结果不满,有权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保护权益。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规者进行制裁的行为。

    浏览量:1313 2024-06-10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行政诉讼诉讼费收取标准是怎样的

    1117人阅读

    被拆房屋补偿费用旨在弥补损失,根据房屋结构和折旧程度计算;搬迁周转费用为住户提供临时住所或补偿不便,按居住条件和人口数量补贴;奖励性补偿鼓励住户积极配合或放弃某些权利,如搬离市区或放弃住房安置。

  • 行政执法遇到拒不配合怎么办

    1074人阅读

    若行政处罚当事人不配合程序,行政机构将发通知提醒并督促。催告后仍不提供协助或拒绝履行,行政机构可采取严厉措施,如加重罚款、强制拍卖、提取和分配财产,甚至申请司法强制执行。

  • 行政诉讼收费标准是多少

    1691人阅读

    行政诉讼收费标准根据案件性质而定。涉及商标、专利、海事等专业领域的行政事务,每件案件收费100元;其他行政事项每次立案收费50元。具体依据《行政诉讼法》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 行政诉讼收费用吗

    1640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中,交纳诉讼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相关法规对此有明确要求。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当事人必须按规定缴纳费用。关于费用的承担,一般遵循以下原则:被告若败诉,需独自承担费用;若双方均有民事责任,则按比例分担。这一规定确保了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性,使当事人更加明确自己在诉讼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