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民间借贷 > 借贷关系的法律要素有哪些

借贷关系的法律要素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2 · 6505人看过
导读: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借贷要合法。2、注意考察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3、订立协议。4、利率应合法。5、提供担保。6、及时催收到期借款。7、运用法律追讨欠款。
{ArticleTitle}

民间借贷操作简单快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短缺的矛盾。但同时,民间借贷的随机性和风险也很容易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双方依靠所谓的信誉来维持,贷款程序不完整,缺乏抵押品,没有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很容易引起纠纷甚至刑事犯罪。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贷要合法

只有合法的借贷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借款人明知而借钱从事欺诈、贩毒、吸毒等非法活动,国家法律将不保护借款人,贷款人不仅得不到债权,而且还会受到民法行政法甚至刑法的惩罚。一方利用他人的危险,或者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违背对方的意愿,是一种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责任放款人只能追偿本金。

二,要注意借款人的信誉和还款能力

首先,它取决于借款人的固定资产、经济收入和其他条件,以确定其是否有能力偿还;其次,它取决于借款人通常的行为方式和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如果借款人有“是否借还”的不良信用记录,必须坚决拒绝。不要因为面子、接受花言巧语或接受小恩惠而盲目借钱。否则,最终受苦的是你。

三、订立协议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借款人往往因为对方是亲朋好友,由于爱情或失信,贷款没有出具书面文件。这使得贷款人很难在借款人否认的情况下获得债权。即使你上了法庭,你也会输掉这场官司,因为你无法证明这一点。因此,贷款人必须与借款人签订书面贷款协议,说明借款人的名称、类型、货币、金额、时间、期限、目的、利率、偿还方式、担保人违约责任,并签署和提取定金。双方各执一份,并妥善保管。

四、利率应合法

双方可根据贷款目的及其收入商定合理的利率。同期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包括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率不受法律保护。因利率协议不明确而产生争议的,可以按银行同期的类似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法律没有保护复利借贷和扣留高息。

五、提供担保

对于存在大额或风险的贷款,应当履行担保和抵押手续,并找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通过这种方式,一旦借款人未能偿还债务,借款人可以收回贷款或合法使用抵押品来抵消贷款。

六、及时催收到期借款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贷款期限届满后3年内,贷款人未确认已收回贷款的,法律不予保护。为防止超过诉讼时效,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前制定还款计划,诉讼时效可从新的还款期限重新计算。这样一来,贷款人不仅有权提起诉讼,更重要的是,仍然拥有胜诉权

七、运用法律追讨欠款

如果借款人不注重信誉,债权人不得劫持人质、扣押货物等过度违法行为,要正确使用合法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民间借贷相关

  • 1、借款种类。借款种类主要是按借款方的行业属性、借款用途以及资金来源和运用方式进行划分的。2、借款币种。借款币种即借款合同标的的种类。3、借款用途。借款用途是指借款使用的范围和内容,即贷款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与哪种生产要素相结合,它规定了贷款的使用方向。
    2024-08-02 1386次阅读
  • 2024.08.29 8975次阅读
  • 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其中,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客体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它直接体现了法律关系主体的要求和利益。这三个要素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2024-12-19 1246次阅读
  • 2024.09.01 1913次阅读
  •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就其主观形式特征而言,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就其社会内容而言,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其构成要素有三项: (1)法律关系主体; (2)法律关系内容; (3)法律关系客体。
    2024-10-21 1065次阅读
  • 2024.08.15 2759次阅读
  • 合同法律关系包括合同法律关系主体、合同法律关系客体、合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合同法律关系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同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合同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合同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024-09-12 990次阅读
  • 2024.09.17 1438次阅读
  • 在中国,即使没有书面借据,借贷关系的认定仍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其他证据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借款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确立,但自然人间的口头约定除外。关键在于能否提供如转账记录、证人证言或还款记录等证据,以证明双方确有借款约定及还款行为。若有充分证据,即使无借据,也可认定借贷关系;反之,则可能无法成立。
    2024-09-05 1027次阅读
  • 2024.09.16 149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民间借贷最新文章

遇到民间借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