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残疾赔偿金范畴有哪些?

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残疾赔偿金范畴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5 · 2776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残疾赔偿金范畴主要包括:生活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的补偿;物质损害赔偿金。目前不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的不同规定,现在也逐渐意识到对于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应该将之放到合适的法律文件中来理解。简单地从残疾赔偿金这个用语本身来说,根本是无法判断其性质的。
{ArticleTitle}

一、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残疾赔偿金范畴有哪些?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残疾赔偿金及其性质的认定,有着不同的规定,体现出不同的态度。

生活补助费

1、《民法通则》没有规定残疾赔偿金,但在第119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对残疾赔偿的范围作了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其中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依其文义,应理解为对受害人因受损害而导致生活资源减少或者丧失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

2、在1992年生效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中,均作了类似《民法通则》的规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

3、199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最先明确规定残疾赔偿金的法律。而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残疾赔偿金作了规定。这两部重要的法律,对于致人残疾的人身损害赔偿,都是在生活补助费的赔偿内容之外规定了残疾赔偿金。为此,实务界和理论界的观点都倾向于认为,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后有变化)。而且参与制定这两部法律的有关部门也作此解释。最明显的是,在2001年3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规定》第九条则明确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因此,在司法上,残疾赔偿金的性质被确认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后有变化)。

财产损失的补偿

4、1994年5月1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7条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药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这一规定也使用了“残疾赔偿金”的名称,但是,与以往的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不同的是,这部法律把残疾赔偿金定义为对公民的人身遭受损害导致其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而且根据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只赔偿财产损失、不对精神损失进行赔偿的原则来判断,此法中规定的残疾赔偿金在性质上属于对财产损失的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赔偿金性质的规定,确认为因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而导致收入减少的财产赔偿。

5.1该解释第17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的。

5.2第18条则专门规定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5.3第25条规定了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5.4第31条则进一步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131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以及本解释第2条(‘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的规定,确定第19条至第29条各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前款确定的物质损害赔偿金与按照第18条第1款规定确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原则上应当一次性给付。”从这些条文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次司法解释已经明确地将残疾赔偿金认定为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认为其性质上是物质损害赔偿金,不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具体法律性质确定

6、根据上述的不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的不同规定,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必须将之置于具体的法律文件中来理解。孤立地从“残疾赔偿金”这个用语本身来说,是无法判断其性质的。因为不同的法律文件赋予了其不同的法律性质。

二、赔偿金的发展过程

1、《民法通则》第119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此规定了一个应当赔偿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的原则,没有规定具体计算的办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6条:“侵害他人身体致使其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生活补助费一般应补足到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对此也仅作简要地规定。

3、国务院颁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五)项,即“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4、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对住院残疾生活补助费赔偿也作了规定,即“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5、《国家赔偿法》中是以残疾赔偿金的形式对残疾受害人劳动能力的部分或者全部丧失而导致收入丧失或减少进行赔偿。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对因受人身损害残疾的受害人的赔偿,不再沿用“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的称谓,而是称之为“残疾赔偿金”。

注:这一称谓更为准确,更能体现对残疾受害人进行赔偿的性质所在。对残疾受害人的赔偿正是对残疾受害人这部分损失的赔偿,称之为残疾赔偿金是比较恰当的,也能使残疾受害人的损害获得比较合理的填补,弥补其因身体残疾所受到的损失。而称之为残废者生活补助费,则体现不出来对残疾受害人的赔偿,让人感到是一种补助,而且在计算上以居民平均生活费为计算标准,无法起到填补残疾受害人损害的功能。

我国虽说是个法治社会,但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是秉着仁德治国,从我们相关法律条例对弱小的保护和相应的保障政策就可以看出。赔偿金这个概念的提出很早就有了,发展到现在也是越来越完善了,现在赔偿金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生活补助,精神补偿等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 495次阅读
  • 残疾补偿金系针对受害者因身体致残所引发的自身收入减少或生活资源丧失而采取的一种财产性利益补偿措施。它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受害者由于身体伤残失去工作能力而导致的预期收入损失,以及因身体残障导致日常生活费用的增加等等。至于其确切金额的设定,将依照受害者的受伤程度及属于哪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受诉法院所制定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或是农村居民的平均净收入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计算得出。
    2024-11-06 804次阅读
  • 2024.06.07 19308次阅读
  • 1359次阅读
  • 人身伤害赔偿案中,残疾赔偿金依损害程度、失能水平或伤残等级确定。参考受诉法院地上一年居民收入,自定残日起算二十年,超六十岁每增一岁减一年,七十五岁以上算五年。伤残低但影响工作的可适当提高赔偿金。
    2024-10-29 995次阅读
  • 2024.09.10 1872次阅读
  • 370次阅读
  • 无效婚姻,是指因欠缺婚姻成立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违法婚姻。即男女双方的结合由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因而自始不具备婚姻的法律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未到法定婚龄。
    2024-06-15 1431次阅读
  • 2024.09.11 1976次阅读
  • 45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