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纠纷 > 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1990人看过
导读: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规定是完毕之后的债务不在强制性的要求履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38条规定,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自己愿意履行的话,也就不会受到诉讼时效的规定,但当事人不同意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履行义务。
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规定是什么?

一、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规定是完毕之后的债务不再强制性的要求履行。《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这个情况下,债务人作出同意偿还的承诺或者履行偿还义务,则意味着和债权人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此时会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债务人仍负有还款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2年是否最长?

1、 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2、短期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3、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以外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时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

4、最长时效:以上三种诉讼时效,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

5、假如权利人很长时间才知道(比如50年后才知道,再加上二年诉讼时效,就是52年),这会将时效拉得很长,很不利于法院搜集证据和正确解决纠纷

三、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现实生活当中,目前为止诉讼时效的规定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相应法律责任的产生,其中就包括有败诉的风险。当事人拥有权利的时候,应当及时的提起诉讼,防止自己的权利,也是尤其是对于一些债权债务关系的事件当中或拥有的权利,需要及时提起。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债务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债务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债务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