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纠纷 > 职工工伤期间工资怎么发

职工工伤期间工资怎么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6 · 14833人看过
导读:职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其实也就是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根据规定,一般由原单位按月发放,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即按受伤前工资标准支付。若是工伤期间单位不发放工资个人应首先找单位协商,如果单位给出的不能令自己满意,或者低于规定的标准,应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一、职工工伤期间工资怎么发

职工在工伤期间,工资由原单位按月发放,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即按受伤前工资标准支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故工伤期间,职工的工资与受伤前的工资标准是一致的。

二、工伤期间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从原则上来说,职工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若是职工有其他情况,或者由职工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双方就能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如果员工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是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也就是说在通常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工伤后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除非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影响,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依然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三、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工资该怎么办?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因此,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工资是违法的,侵害了伤者的合法权益。

由此引发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干预并查处。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单位依法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

职工遭受工伤事故,在对事故做出处理的时候,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并且前期受伤职工往往需要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因此就无法正常参加单位的工作。但职工毕竟是因为工作原因受伤,因此我国规定在工伤期间单位应当支付受伤职工停工留薪工资,并且单位还要保证该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工伤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工伤纠纷相关

  • 停职期间,雇主仍需支付员工薪资,但无需全额支付,通常按当地最低生活费或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以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停职是暂时中止员工职务进行调查或审查。 员工如对此有异议,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无法提供时,可要求雇主提供证据以撤销停职决定。
    2024-08-28 1283次阅读
  • 2024.03.03 2011次阅读
  •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试用期离职,用人单位应按其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因为试用期劳动者已付出劳动应获回报。工资计算与转正员工一致,通常按月工资除以当月工作日数确定日工资,再乘以实际工作天数得出最终工资数额。
    2025-04-24 1408次阅读
  • 2024.07.26 11803次阅读
  • 职工产假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有三种情况: 第一,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的,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 其标准是按照国家规定是生育前工资标准,如果生育前工资标准每月浮动,则司法实践中,会按照女职工产假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平均数额来确定其产假期间的月工资标准。 第二,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的,一般情况下,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职工产假期间的待遇(即生育生活津贴)。
    2024-12-10 1466次阅读
  • 2024.09.02 1325次阅读
  • 2025-04-12 1481次阅读
  • 2024.09.24 1923次阅读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5-01-31 1013次阅读
  • 2024.10.02 1172次阅读
加载更多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