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侵犯商业信誉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侵犯商业信誉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2209人看过
导读:侵犯商业信誉的犯罪构成是客体上侵犯了国家对于市场管理的相关制度、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事实并侵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公民、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的违法行为等。
侵犯商业信誉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这样,构成本罪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必指向于他人。指向于他人,可以指名道姓,也可以不呼其名,但根据其虚构的内容、散布的方式,完全能让公众知道其指向于何人。如果其内容泛泛而指,根据其内容及散布方式无法推测针对的是谁,自然不能构成本罪。由于本罪所侵害的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因此,他人必须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如生产者、销售者、提供诸如饮食、旅店、旅游等各种服务的人等。所谓商业信誉,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诚实信用和名誉,包括其信用、资产、经营能力、经营作风等内容。所谓商品声誉,则是指其商品的良好声望及称誉,包括商品的性能、结构、外观、效用、质量、价格等方面。其与财产权利相联系,与从事商业经营者的人身不可分离,在其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是社会对其生产、经营、商品、服务等方而的质量、信用、声誉的客观认识与评价。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不过,本罪的主体多为经营者,为在市场上占据位置,以诽谤的方式毁损竞争对手。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以上就是我国法律上对于侵犯商业信誉的构成情况,涉及到造成严重的违法事实的,或者利用恶劣的手段来损失对方的商业信誉的,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另外对于造成了商业侵权行为也需要追究相关的民事赔偿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01次阅读
  • 行为人侵犯商业信誉的,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此罪构成要件为:1、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2、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2024-02-23 1096次阅读
  • 2023.03.09 1566次阅读
  • 423次阅读
  • 侵犯商业信誉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一般由下列要件构成:1、犯罪主体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3、犯罪客体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4、客观方面由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
    2024-02-24 1404次阅读
  • 2023.03.10 1201次阅读
  • 313次阅读
  • 满足下列要件即构成侵犯商业信誉罪: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4、客观方面存在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024-02-21 1374次阅读
  • 2023.03.04 1675次阅读
  • 37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