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环境保护 > 环境行政诉讼 > 简要概述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是什么?

简要概述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5 · 2810人看过
导读: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民事主体,被告是行政机关,主要是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机关,环境行政诉讼也是由环境行政争议引发的,环境行政诉讼,一般为因环境污染导致权益受损的公民,对有关环境保护管理机关提起诉讼,且向法院起诉。

一、简要概述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是什么?

环境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根据对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环境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并裁决环境行政争议案件的司法执法活动。

环境行政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1)环境行政诉讼是以行政相对人为原告,以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为被告的诉讼。环境行政诉讼是在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诉讼。与一般行政诉讼一样,其原告都是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被告则是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环境行政主体。

(2)环境行政诉讼由环境行政争议引发。环境行政争议是指环境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争议双方是环境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争议针对的是行政主体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的核心在于确认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环境行政争议是启动环境行政诉讼的诱因和环境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内容。

(3)环境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争议案件的核心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对行为的事实认定以及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4)环境行政诉讼的被告范围广泛。由于环境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环境行政诉讼的被告范围也较广泛,包括负有环境保护和资源、生态保护职责的机关。例如,环保、海洋、港务、渔政渔港、交通、水利、铁道、民航、土地、农业、林业、矿产管理机关等。

环境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用以指导整个环境行政诉讼活动或者贯穿整个环境行政诉讼各主要阶段的基本准则。环境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诉讼的一种,必须遵守所有行政诉讼所共同遵守的司法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环境行政诉讼作为一种一般的诉讼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如: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合议制原则;回避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制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辩论原则;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等。对于这一类原则,本书将不再作详细的解释。第二类原则是环境行政诉讼作为一种行政诉讼活动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如:选择复议原则,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审查具体环境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有限司法变更权原则等。

行政诉讼为官告民的诉讼,因此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主体地位不平等的情况,如果法院对于所作的判决,考虑到为行政机关的领导人,而产生了不公平现象的,当事人依然可以申请再审或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等。

网站地图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延伸阅读:

更多#环境行政诉讼相关

  • 469次阅读
  • 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关系复杂多变。 (2)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2024-10-25 1244次阅读
  • 2024.02.20 1981次阅读
  • 356次阅读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类型有: 1.民事责任: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损害的行为,违法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对违反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罚款、吊销许可证照、责令停产停业。 3.刑事责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非法采矿属于刑事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024-12-03 1114次阅读
  • 2024.03.02 1871次阅读
  • 321次阅读
  • 行政监督的特点:(一)监督主体的多样性;(二)监督对象的特定性;(三)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2025-02-14 1283次阅读
  • 2024.07.24 13928次阅读
  • 308次阅读
加载更多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环境保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