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民事上诉后多久开庭宣判?

民事上诉后多久开庭宣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3476人看过
导读:民事上诉后多久开庭并没有具体规定,民诉法对上诉案件审结时效有规定,法院受理上诉案件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理完毕,出具判决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结果不服,拿到判决后十五日内可以上诉。
民事上诉后多久开庭宣判?

一、民事上诉后多久开庭宣判?

法律上没有规定开庭时间,只规定了案件审结时间。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民事上诉的理由有哪些?

1、上诉人认为原裁判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所谓认定事实错误,是指原裁判对案件事实作出了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认定;所谓认定事实不清,则指原裁判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缺乏充足、可靠的证据,所得结论含混不清,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2、上诉人认为原裁判适用法律有错误。衡量案件的质量有两个基本的标准,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如果一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了,不仅直接违背了“以法律为准绳”的诉讼原则,而且会造成实体处理结果的差异,导致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失当。因此,上诉人可以此为由提起上诉。

3、上诉人认为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到案件正确判决的。程序违法的情形主要有: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未开庭审理即作出判决的;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从司法实践看,程序公正并不必然导致实体公正,但是,却可在极大的程度上保障实体公正。

综上所述,当事人拿到一审判决书后不服,可以发起上诉,准备上诉状起诉到上级法院,具体开庭时间没有规定,上级法院受理后择机公布开庭时间,经过法院审理,在三个月内审结,出具二审判决书。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二审判决就是最终的结果。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