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民法典对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民法典对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2 · 4158人看过
导读:我国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除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外,我国民法还对未成年人作了一些规定,而一般民法中有许多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所不同。有关于成年人监护人和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等的详细规定,可以更加有力和全面地保护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的法律和和谐发展。
民法典对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民法典对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1、如果父母尽不到应有责任,法律会主持公道,必要时甚至会撤销其父母的监护资格,并指定新的监护人

《民法典》第36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3)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2、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后仍可追究侵害方责任,要求其给予民事赔偿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3、未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调整为8周岁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4、未成年人18周岁后的发明受保护和承认

未成年人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关爱、教育和保护下成长。如果上学期间有了发明创造,根据民法总则,也是受到承认和保护的。

5、未成年人会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胎儿也有继承权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7、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民法典》第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规定了可以撤销监护人的情况以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年龄。 《民法典》关于未成年人的一般规定的重点是,胎儿也具有继承权,从而确保了权利的平等。只有遵守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