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诉前财产保全什么意思?

诉前财产保全什么意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6 · 18230人看过
导读:诉前的财产保全是因为当事人或者是利害的关系人如果没有申请财保全会受到损害的情况,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法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财产不受到损害。
诉前财产保全什么意思?

一、诉前财产保全什么意思?

所谓诉前财产保全,也就是诉前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装潢诉讼案件原告方通常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难以弥补的损害,以达到提起诉讼的最终目的,在装潢诉讼案件中一般都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二、诉前财产保全的特点

1、提起诉前财产保全的主体只能是利害关系人。这里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产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也包括对相应民事权利负有保护责任的人。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不同,诉前财产保全只能由一方当事人提起申请,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不仅可以由一方当事人提起申请,而且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在装潢诉讼中,土地使用权建筑工程及房屋通常是一方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对象。

2、提起诉讼前财产保全的原因是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来不及起诉,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这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有所不同,诉讼中提起财产保全的申请,是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诉前财产保全,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的特点包括诉前财产保全的主体的利害关系人,并且诉前财产保全的原因是情况紧急的条件下进行的申请保全的措施,如果不申请的话,财产会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496次阅读
  • 预先财产保全,即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等保全措施。法院在接到申请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将作出最终裁决。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当事人的财产在诉讼过程中不受损害,保障诉讼的公正进行。
    2024-03-28 1471次阅读
  • 2024.08.15 21673次阅读
  • 463次阅读
  •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对其财产进行暂时性的查询、扣留或冻结,以保护其财产权益。 申请人需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和申请书,法院在接到申请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不会因对方的行为而遭受财产损失,确保诉讼的公正和顺利进行。
    2024-04-24 936次阅读
  • 2024.08.16 7564次阅读
  • 454次阅读
  • 诉前财产保全指当事人在诉讼前,为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向国家司法机关提交书面请求,请求法院审查盘点相关财产资产,并采取查封、扣押或冻结等措施进行保护。法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答复并作出裁决。
    2024-04-17 1159次阅读
  • 2024.08.05 14395次阅读
  • 47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