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我国的转委托产生情况有哪些?

我国的转委托产生情况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0 · 1784人看过
导读:我国的转委托产生情况有:经委托人同意转委托的、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在我国的复代理的规定中,代理人复代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或他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复代理必须是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和意志的,不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我国的转委托产生情况有哪些?

1、经委托人同意转委托的,受托人的责任是找到适当的人选、妥善告知委托事务,并为此负责。

2、转委托未经委托人同意,此时的转委托无效,该行为只能视为另一个,在受托人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法律关系

3、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委托人的利益,本着善意和勤勉的原则,可以转委托。

由《民法典》第68条可以看出复代理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

代理人复代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或他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复代理必须是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和意志的,不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2)事先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如果代理人认为有必要进行转委托,应在事先用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与被代理人联系,询问其意见。询问是应把转委托的理由、复代理人的情况、转委托的代理权限、转委托的时间与地点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同意,即可进行转委托,否则不能进行转委托。代理人擅自转委托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3)确因情况紧急而来不及告诉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可先进行转委托,事后将转委托的情况及时告诉被代理人。

被代理人对事后才被告知的转委托,既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表示不同意。如表示同意,则取得与事先同意相同的效果;如表示不同意,则转委托不能成立,代理人应对转委托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但代理人如能证明转委托是因紧急情况,来不及征求被代理人的同意,迫不得已而作出的,则被代理人不能拒绝转委托,必须对其予以承认。

(4)转委托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办理转托手续。

若因代理人转托不明,而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第三人可以直接向被代理人要求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后,可以要求代理人赔偿损失,复代理人有过错的,应负连带责任。由转委托的形成条件可以看出,在实施转委托行为时需要遵守其相关的规定,否则会导致转委托行为的无效。

在我国的民事代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我国的转委托生成的条件有四个,主要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委托的行为在实践中是存在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形成的原因,此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自己遇到了相关的转委托的,是要及时的保护自己的权益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订立相关

  • 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称监护委托。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专门委任。委任监护人的设立可划分为两种情况:(1)由父母委托他人做其子女的监护人。(2)由法定监护人把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他人实施。
    2024-05-09 1064次阅读
  • 2024.07.26 9291次阅读
  •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经委托人同意可以转委托给他人。转委托经同意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及其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经委托未经同意的,受托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行为承担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的除外。
    2024-05-17 1131次阅读
  • 2024.09.07 3199次阅读
  • 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复代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或他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复代理必须是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和意志的,不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2024-06-07 877次阅读
  • 2024.06.02 6826次阅读
  • 抵押权人在获得委托人同意之后才可以进行转委托,否则是不可以进行转委托的。转委托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
    2024-08-02 1295次阅读
  • 2024.03.03 2275次阅读
  • 抵押权人在未经明确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转委托,否则转委托无效。转委托需在维护被代理人利益前提下,先获其明示许可,紧急情况除外。未经授权的代理人需对转托行为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2024-09-05 1252次阅读
  • 2024.06.20 903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