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多久?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3075人看过
导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履行提前告知的义务,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在单位办理离职手续之后,用人单位需要在半个月内,给员工转移档案和社保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多久?

一、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多久?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什么情况解除劳动合同有经济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有以下几点: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劳动者在工作中不存在过错行为,用人单位提前履行告知义务,跟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要支付给员工经济补偿金。员工患病之后,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认定,不能从事原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要给经济补偿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369次阅读
  •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024-02-27 1095次阅读
  • 2023.03.13 17564次阅读
  • 469次阅读
  • 解除劳动关系所需的时间:劳动者交辞职报告,三十日后劳动合同解除,试用期内三日后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时解除;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024-02-21 1428次阅读
  • 2023.03.05 7394次阅读
  • 309次阅读
  • 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立即解除。双方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有重大过错的;2、通知后三日解除。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关系;3、通知后三十日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通知。
    2024-02-20 1493次阅读
  • 2023.03.08 4346次阅读
  • 415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