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安徽省涉外诉讼的管辖原则是什么

安徽省涉外诉讼的管辖原则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2277人看过
导读:关于涉外诉讼的管辖原则,首先需要遵循的是属地管辖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当案件的某项因素涉及到其他的国家的情形的时候,那么需要取得该国对于案件的司法权限。其他还有属人管辖权原则和实际控制管辖原则等等。
安徽省涉外诉讼的管辖原则是什么

1属地管辖原则。即在涉外民事案件中,如果当事人的住所、财产、诉讼标的物、产争议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其中有一个因素存在于一国境内或发生于一国境内,该国就取得对该案的司法管辖权。在属地管辖原则中,又通常是以被告的住所地作为法院管辖权行使的依据。

2属人管辖权原则。即在某一涉外民事案件中,只要一方当事人具有内国国籍,无论他是原告还是被告,也不论他现在居住何处,内国法院对此类案件均具有管辖权。

3实际控制管辖原则。即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就看它是否能够对被告或其财产实行直接的控制,能否作出有效的判决。在实际行使中又可分为对人的实际控制和对物的实际控制两种管辖权。

4我国确定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权是以以下原则为依据的:

(1)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的原则。即凡是诉讼与我国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实际联系的,我国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尊重当事人的原则。即无论当事人一方是否为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都可以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管辖。

(3)维护国家主权和维护我国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百四十四条 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五条 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

第二百四十六条 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指的是一国的法院对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的审判权限和各类级法院受理第1审涉外案件的分工和权限,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比如有实际控制管辖原则,属地管辖原则,以及属人管辖权原则等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