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诽谤罪公安机关立案的话必须抓人吗

诽谤罪公安机关立案的话必须抓人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8 · 2802人看过
导读:诽谤行为公安立案后也不是必须抓人,公安没有权利随便抓人,刑事强制措施有好几种,比如刑事拘留、逮捕,法律性质是不一样的,公安部门立案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先刑事拘留,比如犯罪嫌疑人企图逃跑、自杀的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毁灭证据的可能性等。
诽谤罪公安机关立案的话必须抓人吗

一、诽谤罪公安机关立案的话必须抓人吗?

诽谤罪公安机关立案后不是必须抓人,任何刑事强制措施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不可能随便抓人,例如立案后,存在以下情形的,才能刑事拘留嫌疑人: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涉嫌诽谤罪逮捕嫌疑人的条件有哪些?

(一)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三、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有哪些?

(一)引发群体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的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四、诽谤罪的量刑原则有哪些?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一般的诽谤行为是自诉案件,不可能由公安部门立案,由公安部门立案,说明诽谤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或者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类诽谤罪是公诉案件,由公安部门立案,任何公诉案件不可能刚立案,没有任何正当理由随便去抓所谓的犯罪嫌疑人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318次阅读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详细论述,诽谤罪并无必要经过公开途径予以实施。法律条文并未严格限制诽谤行为须在公共场所进行,只需采用暴力或其他不当手段对他人进行侮辱,或是编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并且情节恶劣者,便可被判定为诽谤罪。因此,诽谤罪并不必然需要公开进行。
    2024-09-18 852次阅读
  • 2024.07.16 2067次阅读
  • 41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需受害人自行起诉。但在严重损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介入。受害人在网络诽谤中遇到举证困难时,可请求法院协助公安部门介入。因此,诽谤罪的处理并非仅限于自诉,而是视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而定。
    2024-09-18 1183次阅读
  • 2024.09.08 1092次阅读
  • 385次阅读
  • 诽谤罪之成立及认定常需以实施散步行为为前提。诽谤罪系指故意编造或散播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破坏其社会声誉的违法行为。若仅在内心产生相关恶意念头而未将此等虚假信息予以公开传播,则通常难以被判定为诽谤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仅向特定对象进行散布,亦有可能触犯诽谤罪之规定。
    2024-08-26 1349次阅读
  • 2024.08.25 3774次阅读
  • 39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