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敲诈勒索罪与私力救济是怎样的?

敲诈勒索罪与私力救济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0 · 1684人看过
导读:敲诈勒索罪与私力救济是选择到公安机关报案来处理。主要就是因为根据我们国家刑事法律当中明确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属于公诉类型的案件,所以是需要由公安机关对此进行立案侦查,然后才能够进入到法院来进行审查的。
敲诈勒索罪与私力救济是怎样的?

一、敲诈勒索罪与私力救济是怎样的?

敲诈勒索罪与私力救济是选择到公安机关报案来处理。

1、受害人去公安机关报案,进行立案调查,由公诉机关进行起诉

2、受害者人可以自行到法院进行立案,然后进行自诉

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言相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自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

被害人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人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人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等。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现在敲诈勒索这样的一种行为,已经严重的侵犯到公共或者是私人的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到其他人员的人身方面的权益,所以必须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而且相对来说社会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属于需要公诉的案件,所以如果发生的话,那么是需要报警处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64次阅读
  • 采用敲诈勒索手段所得财物,即使用于救助他人,也属不合法。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等手段强行占有或处置他人财物。 犯罪判定不取决于赃款用途,而在于获取手段是否合法。 简言之,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物,无论用于何处,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2024-09-04 961次阅读
  • 2024.08.22 1681次阅读
  • 329次阅读
  • 通常情况下,敲诈勒索事件并不适宜进行私下和解。这是由于敲诈勒索作为一种非法的犯罪活动,一旦触犯相关法规,便应当由司法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展开调查与处置,而非通过私自协商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犯罪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合法权益构成严重侵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公共秩序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即便受害方表示宽恕或谅解,犯罪嫌疑人仍然有可能承受法律的严厉制裁。
    2024-10-25 1076次阅读
  • 2024.09.19 2155次阅读
  • 367次阅读
  • 敲诈勒索行为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如果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但是如果敲诈勒索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则不可以私了,因为这属于公诉案件。此时应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之后移交给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2024-09-19 1225次阅读
  • 2024.02.28 2166次阅读
  • 33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