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税务类纠纷 > 税务行政复议 > 在我国税款罚款有滞纳金吗?

在我国税款罚款有滞纳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5374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税款罚款是有滞纳金的。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符合我国纳税标准的,就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税费,而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缴纳,如果超过了时间的话,还需要缴纳相应的滞纳金。
在我国税款罚款有滞纳金吗?

一、在我国税款罚款有滞纳金吗?

有,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

1、申请获得批准的,在批准的期限内缴纳或解缴税款的,不加收滞纳金,在批准的期限届满之后缴纳税款,从批准的期限届满次日起至实际缴纳或解缴税款之日止加收滞纳金;

2、申请未获得批准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至实际缴纳或解缴税款之日止加收滞纳金。

3、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造成的滞纳;

4、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造成的滞纳;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滞纳金计算期限从滞税款之日起至实际缴纳或解缴税款之日止。

二、进口海关关税税款的计算公式

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乘以进口关税税率。

在计算关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口税款缴纳形式为人民币。进口货物以外币计价成交的,由海关按照签发税款缴纳证之日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买卖中间价折合人民币计征。人民币外汇牌价表未列入的外币,按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确定的汇率折合人民币。

2、完税价格金额计算到元为止,元以下四舍五入。完税税额计算到分为止,分以下四舍五入。

3、一票货物的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免税。

三、补交税款后还要判刑吗?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税收滞纳金是有相关的征收的规定的,我国的法律法规是十分重视我国的税务方面的管理、征收以及缴纳的,所以无论是我国的公民还是事业企业等单位团体,都是要按时的缴纳税款的,此时也是需要积极的履行自己的义务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税务行政复议相关

  • 390次阅读
  • 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的税款×滞纳天数×万分之五。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2024-02-20 1245次阅读
  • 11748次阅读
  • 国税局对纳税人的滞纳金的计算方式应当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税款滞纳金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不及时履行纳税义务而产生的连带义务,国家对滞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滞纳金,目的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履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义务。
    2024-03-01 945次阅读
  • 18次阅读
  • 征收滞纳金是税收管理中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在海关监督管理中,滞纳金指应纳税的单位或个人因逾期向海关缴纳税款而依法应缴纳的款项。在会计分录核算中,属于营业外支出。
    2024-02-19 1377次阅读
  • 78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对此有明确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4-03-03 1022次阅读
  • 1434次阅读
  • 交税滞纳金计算方法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也就是滞纳金等于,未按期缴纳的税款乘以滞纳天数,再乘以万分之五。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2024-02-21 120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税务行政复议最新文章

遇到税务行政复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税务类纠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