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不成立拘留多久是合法的?
诈骗拘留一般不超过十五天,适用于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的行为是非常多的,诈骗行为的客体一般是公私财物,是指通过欺诈、欺骗、虚假的行为对公私财物进行非法占有的行为。而诈骗行为治安处罚标准是根据诈骗行为依据是否构成犯罪,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有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类,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由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
诈骗治安处罚的标准有两种情形:
1、如果诈骗行为情节比较轻的,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后,确定有诈骗行为的,可以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且处500元的罚款。
2、如果诈骗行为情节比较重的,公安机关可以处10以上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且处1000元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除了对诈骗人员进行治安处罚外,还会要求诈骗人员退还诈骗的款项,如果不返还的,受害人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诈骗人员归还财产。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该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为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通过骗取等方式获取的利益。
2、客观要件
诈骗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欺诈的方法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他人的有体物,还包含骗取无形物以及财产性利益。
3、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是直接故意的行为,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4、主体要件
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诈骗罪。
在行为人带着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实施诈骗行为之后,该行为人就会被予以处罚,只不过处罚的性质会根据诈骗数额的不同而不同,在没有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时,行为人只会被予以治安行政处罚,一般是予以行政拘留或者是行政罚款。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