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如何构成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

如何构成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2144人看过
导读:构成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需要满足四个构成要件,首先,犯罪行为人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其次,行为人实施的是在诉讼活动中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再次,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最后,行为人是特殊的诉讼代理人身份。
如何构成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

1、客体要件。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本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

2、客观要件。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3、主体要件。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他刑事诉讼参与人,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所谓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4、主观要件。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可能是袒护亲友、挟私报复、贪利图财等,但是不同的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在刑事诉讼的程序性规定中,一旦刑事案件进入到人民法院的审判阶段,此时就会对行为人作出最终的判决,但是不仅仅是在审判阶段,在案件的侦查阶段、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只要是辩护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存在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就需要受到处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