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法院判决的合同纠纷下来如何执行?

法院判决的合同纠纷下来如何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8 · 2647人看过
导读:按判决的结果执行,如果对判决的结果拒不执行的可以利用强制执行的方式处理,一般法院可以采取划拨、扣押、冻结的方式进行处理,被申请执行人就需要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院判决的合同纠纷下来如何执行?

一、法院判决的合同纠纷下来如何执行

合同纠纷法院判决后按判决书执行。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以及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二、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具体如下:

1、申请

原告向下达判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需要一并提交的资料包括有效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等,均需原件和复印件,有条件的也可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有助于执行效果。

2、审查立案

法院部门通过审核确定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会接受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处理。

3、通知

法院执行组织接到法院的移交执行书后,通知被告人并责令其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判决义务。被告人在执行期限到期后仍未履行的义务的,或者在接到执行通知后,对财产进行转移等逃避执行的,执行员可以立即进行强制执行。

4、执行

强制执行主要有以下措施:

(1)强行冻结或划拨被告人的存款。

(2)强行扣留被告人的工资等收入款项。

(3)强行对被告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变卖、或者查封、扣押。

(4)可对被告人强行查询、搜查,确认是否有隐匿财产。

对于无财产可执行的被告人,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高消费限制以及将其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迫使其早日履行义务。如果经过种种措施仍然无法执行的,法院可裁定对此案件进行中止执行,待被告人重新获得、赚取财产后,再随时恢复强制执行。

合同纠纷的案件判决结果下来之后就需要依法的执行,如果拒不执行的原告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处理,其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到原告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在合同纠纷产生之后必须要正确的履行自己义务,如果不能履行就需要承担起违约的责任,这样才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