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房屋合同撤销多久生效,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房屋合同撤销多久生效,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1252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房屋合同撤销多久生效,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房屋合同撤销多久生效,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一、房屋合同撤销多久生效

民法典规定,房屋买卖合同被撤销的,从撤销之日起不具有法律效力,因合同取得的房屋,要返还给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认定是否诈骗的关键不是看是否有借条,而是看借款人的行为和相关综合情况。

如果是以虚构事实的情况进行借贷就是诈骗行为了。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事务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合同效力相关

  • 410次阅读
  •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具体是: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a、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如果仅仅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并且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不构成重大误解。b、行为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2024-03-15 1497次阅读
  • 2023.06.03 1834次阅读
  • 415次阅读
  •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如下: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3、欺诈他人订立的合同;4、胁迫他人订立的合同;5、趁人之危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按照规定,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2024-02-25 1103次阅读
  • 2023.05.12 1808次阅读
  • 441次阅读
  • 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
    2024-03-01 1196次阅读
  • 2023.03.03 1594次阅读
  • 646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