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3761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

罪,是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是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第4条新增设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

负有组织、指挥或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立案条件:

(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3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和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

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伪造和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与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

毁灭及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以及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及其其他证据的;

(三)其他严重的情节。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典型罪名,在经历了立法变革和30年的刑事司法实践,尤为突出的是犯罪主体,由特殊主体发展为一般主体的变化。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严密刑事法网,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的角度出发,单位也应当成为我国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

犯罪主体:

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违反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13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2-19 1413次阅读
  • 2023.03.07 5950次阅读
  • 368次阅读
  • 法律分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构成本罪。
    2024-02-21 1303次阅读
  • 2023.03.03 1253次阅读
  • 360次阅读
  • 一般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处罚是: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如果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4-02-21 1442次阅读
  • 2023.04.21 1592次阅读
  • 45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