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不立案怎么办?

职务侵占罪不立案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3779人看过
导读:公安机关不立案处理职务侵占案件的,相关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一般来说,公安机关在收到举报之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职务侵占罪不立案怎么办?

一、职务侵占罪立案怎么办?

1、公安机关不立案处理职务侵占案件的,相关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职务侵占案件的,可能会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二、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1、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不一定会构成犯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应予以立案追诉。

2、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便利,实质上是行为人基于其所具有的工作职责权限。

从而享有能够对本单位的财物予以占有、处分的“优势条件”。在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便利”的时候应该适用双重标准,注意防止将其与“利用工作便利”混淆,从而不当扩大入罪标准。

工作便利一词可视为职务便利的上位概念,“工作”比“职务”的内涵更为丰富,但是“职务”更加能够体现出行为人所具有的职责和权限,进而其具有的便利性更加明显和突出。对此予以明确,则为司法人员判断何为“利用职务便利”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方向。

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便利”,应该采取双重标准,即“身份”、“材料”。详言之,行为人将单位财物据为己有的方式,应该是既利用了其具有的工作身份,同时,也应该能够提供出由单位出具的某些证明材料,如盖有公章的合同、收据等。反之,如果行为人单凭自己的工作身份结合其他手段即将财物据为己有,司法人员在认定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时候则务必谨慎,应该考虑其行为是否更加符合其他犯罪的特征,如诈骗罪等。

认为他人涉嫌犯了职务侵占罪,且该罪名成立的情形,公民可以带着相关证明罪名成立的证据,直接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收到报案请求后,需要结合现行法的相关规定,判断是否满足了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若是满足,那么将会立案处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1、涉嫌职务侵占罪的刑事案件,一般都应当由公安机关管辖。2、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财物价值6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2024-02-22 1176次阅读
  • 2023.03.06 8434次阅读
  • 立案流程:1、犯罪行为的立案审查由公安机关进行,特殊的犯罪例如部分职务类犯罪则可以由检察院立案。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
    2024-02-24 1498次阅读
  • 2023.03.09 5591次阅读
  •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2024-03-03 1006次阅读
  • 2023.03.03 6302次阅读
  •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应该由犯罪地所在的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如果由嫌疑人居住地更合适的,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2024-02-27 1041次阅读
  • 2023.03.13 1691次阅读
  • 职务侵占案属于刑事案件,和其它刑事案件立案程序是一样的。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2024-03-01 1275次阅读
  • 2023.03.04 1673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