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立案和批捕的区别是什么?

立案和批捕的区别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9 · 1458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立案和批捕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带来帮助。
立案和批捕的区别是什么?

一、立案批捕的区别是什么?

立案是逮捕前置条件,任何案件,必须立案后,才能决定是否逮捕。但立案后也可以不逮捕,可以取保候审。逮捕只是立案后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之一。

审查批捕侦查机关(一般为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后,对案件的基本事实有了一定的了解,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的条件与有逮捕的必要的,就会把案件移送到检察院侦监科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经检察院侦监科审查批捕后再移送回侦查机关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是侦查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到检察院公诉科请公诉科提起公诉,检察院公诉科就对这些案卷进行审查。

案件经检察院侦监科审查批捕后,后果有两个,就是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不予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案卷会移送回侦查机关继续侦查;案件经过检察院公诉科审查终结后,后果也有两个,起诉或者不起诉,如果是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经过审查终结后,就会被移送到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二、批准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立案的条件包括什么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

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在公安机关立案之后,刑事案件就进入到刑事诉讼的程序中,此时在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但是如果是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此时只能首先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在得到人民检察院的批准之后,才可以启动逮捕的程序。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立案和批捕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通过搜索查看我们网站的其他内容来进行了解,也可以提交您的问题,请律师来帮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392次阅读
  • 批捕制度是中国检察院基于查明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的逮捕决定。逮捕是公安、检察院和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妨碍司法程序,维护社会安全,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并将其拘禁至特定场所的强制手段。
    2024-09-06 1319次阅读
  • 2024.02.21 2367次阅读
  • 1393次阅读
  • 报捕和批捕当然有区别,而且这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报捕是指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报请逮捕,此时当事人是否会被批准逮捕还处于未知状态,而批捕则是检察机关经审核案件,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符合批捕标准,进而做出的批捕决定,此时案件的状态是确定的、明确的,就是被逮捕。
    2024-10-06 1301次阅读
  • 2024.07.30 1452次阅读
  • 431次阅读
  • 报捕和批捕当然有区别,而且这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报捕是指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报请逮捕,此时当事人是否会被批准逮捕还处于一个未知状态,而批捕则是检察机关经审核案件,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符合批捕标准,进而做出的批捕决定,此时案件的状态是确定的、明确的,就是被逮捕。
    2024-09-22 998次阅读
  • 2024.08.20 1561次阅读
  • 30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