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595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带来帮助。
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在什么情形下采取数罪并罚

结合我国《刑法》的规定,数罪并罚适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规则。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合并处罚规则。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合并处罚规则。

一、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不同情况下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一、二、三款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由此可见,对于精神病人犯罪并非一律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有所不同。

二、精神病患者犯罪需要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项目之一,在审理案件中,对涉及法律问题的当事人。怀疑患有精坤病时,由司法机关聘请精神病科医师和法学工作者共同进行精神状态的检查、分析、判断和评定。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对象和任务是:判定当事人有无精神病;有无责任能力;判定确属精神病患者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有无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无行为能力;对犯罪之后出现精神病而未判决的被告人,提出能否适用刑罚的意见。

对于在押犯发生精神病者,提出适当医疗的意见;判定民事当事人有无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从而确定遗嘱、合同、买卖、赠与、婚约、契约、租赁等法律行为是否有效。

一般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必须监视吗?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监视居住是由公安机关或者是检察院将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在指定区域之内进行长治监事的相关方式。一般只针对于身体有疾病或者是怀孕了或者是在哺乳期内的犯罪嫌疑人才会进行此类方式进行关押。

对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需要综合判断,不能认为患有精神病就一律认定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应根据各种精神病的不同性质、病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等具体分析有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如果被强制医疗的当事人对该决定不满,也可向上级法院提起复议。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