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8505人看过
导读: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需要结合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网络诽谤他人的信息,实际被点击的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是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五次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诽谤罪,具体的诽谤罪的处罚标准可以参考下文。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

一、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目前,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网友会在互联网捏造并传播明星的绯闻;亦或者在互联网上其他人的一些信息,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在互联网上发布诽谤他人的信息,浏览、点击次数达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500次以上的,就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诽谤罪的常见情形是什么?

1、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2、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3、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

4、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5、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

6、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

7、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8、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

对于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这个问题,需要结合相关的司法解释的内容来确定,如果是行为人实施了诽谤他人的行为,并且达到了法定的立案标准的,就会定为犯罪。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