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016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情形。那么,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是什么?

(一)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成立条件:

(1)起因条件: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不法侵害,一般指犯罪行为,还包括一些侵犯人身、财产、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2)时间条件: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①不法侵害是真实存在的。②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3)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针对第三者(包括侵害者的家属、子女)进行。

(4)主观条件:防卫目的是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防卫目的正当性,是正当防卫成立的首要条件,也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重要根据。

(5)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指足以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所谓重大损害,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二)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1)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

(2)主观上:对造成的过当结果存在过失或者故意,具有罪过性。

(3)责任上: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28次阅读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如下:1、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
    2024-03-01 1339次阅读
  • 2023.03.02 6296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多个条件上相似,但在限制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正当防卫要求行动不超过必要限度,需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超出则为防卫过当。判断此限度需考虑不法侵害的激烈程度、紧迫性和所涉权益。两者法律后果截然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而防卫过当须负刑事责任。
    2024-04-13 866次阅读
  • 2023.03.02 6750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其实是个防卫强度的问题。是否有防卫必要,需要多大的防卫强度,是否超出了必要限度,法律也是有考量的,所以刑法中规定对防卫过当既要求“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还要求造成“重大损害”,并且处罚也规定必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2-25 1062次阅读
  • 2023.05.31 1618次阅读
  • 30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