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帮信罪2800万判多久?

帮信罪2800万判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739人看过
导读:帮信案件的涉案金额为2800万元的情形,帮信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院如果发现帮信行为人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也有可能会直接判处执行缓刑。对帮信罪2800万判多久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查阅此文。
帮信罪2800万判多久?

一、帮信罪2800万判多久?

1、帮信案件的涉案金额为2800万元的情形,帮信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对帮信罪“明知”的理解

在认定明知时,应当根据行为人收购、出售、出租的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或者其他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等的次数、张数、个数、并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实施信息网络犯罪的行为人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的时间和方式、获利情况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予以综合认定。

收购、出售、出租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单位支付账户,或者电信、银行、网络支付等行业从业人员利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便利,非法开办并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等是“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二、帮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帮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同时满足帮信罪的主观要件、帮信罪的主体要件、帮信罪的客观要件、帮信罪的客体要件。

1、客体要件

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

客观上实施了为他人提供互联网接入、或者服务器托管以及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上述客观行为在实务中,常见的有为他人实施网络犯罪提供制作涉案APP,出租、出借或者托管服务器,提供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支付码收取支付相应款项以及在火币网、OK网等虚拟币交易平台以USDT等虚拟币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

3、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即单位及个人

4、主观方面

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他人犯罪提供上述客观方面的帮助行为。关于明知的认定,除了行为人直接承认其具有明知之外,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推定,但有相反证据除外:

(1)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实施有关行为的;

(2)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

(3)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

(4)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

(5)频繁采取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

(6)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

(7)其他足以认定行为明知的情形。

三、涉嫌犯帮信罪者对法院的判决不服怎么办?

1、涉嫌犯帮信罪者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上诉。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

2、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认为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裁定撤回上诉。但是有下列情况的,应当不准许撤回上诉:

(1)经审查认为,一审所作的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错误的;

(2)经审查认为,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的;

(3)经审查认为,一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的。

3、法院不得因为上诉,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不管帮信案件的流水是2800元,还是获利金额为2800元,都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帮信罪。罪名成立的情形,最高的主刑处罚为三年的有期徒刑。对帮信罪2800万判多久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85次阅读
  • 帮信罪2800万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处罚金,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以上的; 2、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以上的; 3、违法所得一万以上的; 4、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4-02-25 1220次阅读
  • 2023.04.04 1604次阅读
  • 1398次阅读
  • 帮信案件涉2800万元,被告人或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判断“明知”需综合考量信用卡、账户性质、行为人认知、交易对象、关系、技术支持方式、获利等。单位账户非法交易、行业人员滥用职权也属明知。但有反证则排除。
    2024-05-19 1255次阅读
  • 2023.04.08 1396次阅读
  • 446次阅读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800万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具体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024-02-29 831次阅读
  • 2023.04.30 1651次阅读
  • 336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