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1459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什么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一、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写明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一式两份,由双方当事人分别保存;

3、双方签字确认,写明日期。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借款人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二、民法典借钱不还的借钱行为多久无效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借钱不还后,如果债权人超过三年不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就丧失了胜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合同中约定好易争议的借贷利息支付方式问题,关于利息支付,借贷双方可以达成协议,如果不能确定支付利息的期限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注意取得和妥善保存合法借款凭据。必须在诉讼时效内主张债权。借条注明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借款之日起3年;借条中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自借款之日起20年内债权都能得到法律保护,期间出借人主张的,诉讼时效中断,适用普通诉讼时效3年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什么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 撰写和签署借贷协议/借据时,务必采用书面形式,详述借款类型、货币、用途、金额、利率、期限及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确保借据为两份副本,供双方保存,并在场签字确认,注明签署日期,以保证合同有效性。
    2024-09-05 1027次阅读
  • 2024.09.12 1692次阅读
  • 借款合同签订须严谨:以书面形式记录详尽信息,如借款类型、币种、用途、金额、利率、期限及还款方式;确保为原件的双份合同,双方各执一份;签名及日期务必准确无误,以维护合同有效性。
    2024-09-05 1349次阅读
  • 2024.09.12 1442次阅读
  • 一、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1、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写明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2、一式两份,由双方当事人分别保存;3、双方签字确认,写明日期。二、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4-10-29 1185次阅读
  • 2024.02.22 1924次阅读
  • 一、出具借据时注意的事项有:1、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写明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2、一式两份,由双方当事人分别保存;3、双方签字确认,写明日期。二、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4-10-25 1297次阅读
  • 2024.03.04 1873次阅读
  • 当事人在出具借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借据一般需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等条款; 2、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不能属于高利贷; 3、当事人对借据条款的内容的约定要明确具体。
    2024-10-01 1048次阅读
  • 2024.02.26 238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