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婚姻出轨法律怎样判

婚姻出轨法律怎样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3137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婚姻出轨法律怎样判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一、婚姻出轨法律怎样判

出轨不属于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以不会判决。但如果出轨属于和他人同居的话,或者与他人一直以夫妻关系生活在一起,形成事实婚姻的,属于法律上的过错情形,无过错方在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二、出轨有证据离婚怎样判

婚内一方出轨的,属于在婚姻中存在过错的行为,另一方可以向过错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一般会根据双方态度进行判决,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法院一般会准许离婚,但是一般不会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三、婚内出轨离婚怎样判?

婚内出轨不一定会被判离婚,夫妻如果因感情确已破裂而出轨,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并对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婚姻出轨法律怎样判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离婚相关

  • 303次阅读
  • 法律对婚姻中出轨行为的认定主要包括通奸、同居和重婚。 通奸是偶尔与婚外第三方发生性关系;同居则是与婚外第三者无夫妻名义但持续稳定同居;重婚则是公开与婚外第三者以夫妻名义生活,或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其结婚。 这些行为均被视为对婚姻的不忠和违法。
    2024-07-31 1172次阅读
  • 2024.02.23 2786次阅读
  • 309次阅读
  • 外遇行为可能违反的法律法规包括: 如果涉及重婚或与其他异性持续、稳定同居,无过错方有权通过法律寻求赔偿;若出轨行为构成与第三者以夫妻名义生活并为社会公众所知,则触犯《刑法》中的重婚罪,将面临刑事诉讼处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和家庭成员的权益。
    2024-09-09 1128次阅读
  • 2024.02.23 1571次阅读
  • 399次阅读
  • 出轨证据的法律效力取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证据类型,包括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这些证据需经过严格验证,确认其真实性后,才能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法院也可调查收集关键证据,并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
    2024-07-31 862次阅读
  • 2024.02.25 3976次阅读
  • 5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离婚最新文章

遇到离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