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欠钱不还有借条算诈骗吗

欠钱不还有借条算诈骗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812人看过
导读:有借条一般不会算诈骗,除非在出具借条的时候,借款人就存在非法占有目的,该非法占有目的需要结合相应的事实来推测,如获得款项后挥霍,并且不按约定的用途使用,还卷款逃跑的,可以被认定为非法占有。若是依旧不知道欠钱不还有借条算诈骗吗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欠钱不还有借条算诈骗吗

一、欠钱不还借条算诈骗吗

1、有借条不算诈骗。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出具的借条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有权依据借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只要有此借条的存在是不会以诈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双方的关系,只要在借了钱之后而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还款,那么作为债权人就有权利向法院起诉解决。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案件如何去追款

1、没有提出过附带民事诉讼的话,可以直接提出民事诉讼

2、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而如果当事人已经有生效的有关诈骗犯罪的刑事判决的,法院在刑事判中所认定的事实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不需要当事人再行提供其他的证据来证明。

3、所以,当事人可以直接生效的刑事判决书为证据,向对方追讨被诈骗的财物。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四、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

2、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3、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有借条不算诈骗。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出具的借条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有权依据借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对于欠钱不还有借条算诈骗吗上文做出了相关的介绍。看完本篇文章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问题,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 302次阅读
  • 凭借着书面凭证形成的债务往来通常并不构成欺诈行为。借据往往能反映出借、贷双方明确的借贷意愿。然而,若借贷方以非法占有的意图,以编造虚假事实或者遮掩真实情况等手段拉近他人对自己的误解并借得资金,且在事后拒绝偿还,那么在此种情形下,便有可能被认定为欺诈行为。
    2024-09-20 1372次阅读
  • 2024.10.15 1279次阅读
  • 443次阅读
  • 诈骗罪的认定需满足主观故意非法占有、客观实施欺诈行为以及造成财产损失三要件。借款未签欠条不直接构成诈骗,关键在于分析借款人是否有欺诈行为和非法占有的意图。若借款人仅因疏忽未签欠条,无欺诈行为和非法意图,则不构成诈骗。但若存在欺诈行为和非法意图,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具体案件需综合评估。
    2024-09-18 1225次阅读
  • 2024.10.26 1725次阅读
  • 496次阅读
  • 有借条的情形一般不会构成诈骗罪,因为借条是民事主体双方协商达成一致之后,书写的简易类型的借款合同,故此大部分情形下借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若是借条之中的名字是虚假的,身份证号也是虚假的,此种类型的借条可能会构成诈骗罪。
    2024-09-12 1332次阅读
  • 2024.02.29 2099次阅读
  • 37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