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自首后如何判刑?

诈骗罪自首后如何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1746人看过
导读:诈骗罪,自首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而诈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更多关于诈骗罪自首后如何判刑的问题,可以从下方文章中了解。
诈骗罪自首后如何判刑?

一、诈骗罪自首后如何判刑?

诈骗罪自首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按照诈骗数额大小、犯罪情节处理。

1、如果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金;

2、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的严重情节,那么就处3-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或无期徒刑,并且会处罚金或没收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认定诈骗罪应该注意什么

1、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2、与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犯罪嫌疑人构成了诈骗罪,往往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要是情节严重,判处的刑罚还会更高一些。诈骗罪自首后如何判刑,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刻咨询”按钮,咨询律图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