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1669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一、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

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是全部的事实,一鞥可以是部分的事实;

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由行为人通过提出某种证据予以证明,也可以不提出任何证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集资诈骗罪的主体是怎样的

集资诈骗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集资诈骗罪。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定罪处罚。

根据《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同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404次阅读
  •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有:是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受骗者显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或者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的行为。虚构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诈骗行为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
    2024-03-03 1147次阅读
  • 2024.02.25 1654次阅读
  • 416次阅读
  • 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是全部的事实,一鞥可以是部分的事实;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由行为人通过提出某种证据予以证明,也可以不提出任何证据。
    2024-03-01 1001次阅读
  • 2024.09.09 4606次阅读
  • 9368次阅读
  • 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是全部的事实,一鞥可以是部分的事实;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由行为人通过提出某种证据予以证明,也可以不提出任何证据。
    2024-02-29 1329次阅读
  • 2024.09.16 1968次阅读
  • 38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